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明谋天下 > 第二十四章:内阁纷争,头等大事

第二十四章:内阁纷争,头等大事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    心中暗骂一声,申时行的动作却是不慢,立刻进宫求见神宗,并且传信请武英殿大学士王锡爵,文渊阁大学士赵志皋,东阁大学士张位共同觐见。

    毕竟这件事情的确是太严重了,前两天刚刚闹过三王并封,现在又出了个长子郡王,这算个什么事儿啊!

    何况中旨这种东西,一向是被大臣们所抵制的,因为它代表着皇帝一个人的意志,代表着对于整个文官体制的践踏,神宗不会不知道这一点,这次连中旨都下了,显然是已经下定了决心。

    “皇爷召各位先生毓德宫觐见!”

    让申时行没有想到的是,皇帝这一次竟然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召见他们,要知道以往但凡涉及到东宫之事,皇帝就推三阻四,有时候甚至连面都不愿意见,这次这么干脆反倒让申时行有些不敢想信。

    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没心思去考虑这些,当务之急是套套皇帝的口风,万一等事情扩散开来,再闹出像前几天一样执奏的事情,可就玩大发了!

    上一次还情有可原,但是若是再来一次,申时行恐怕真的是晚节不保了,内阁首辅上无法劝谏皇帝,下无法统领百官,那可真是丢人丢到家了!

    所幸内阁的几位速度都很快,众人在毓德宫门口碰了个头,互相通了个气,就立刻进了毓德宫中。

    “皇上,皇长子年已十三,当可立为东宫!不知皇上这道中旨,却是何意?”

    虽然不愿意和神宗对起来,但是身为首辅,申时行的态度必须明确,皇长子正位东宫,乃是礼法所循,也是所有文官的共同诉求。

    也只有身份如申时行者,才敢用这种质问的口气询问神宗。

    “元辅不必着急,此事乃是朕深思熟虑之后,方才下的决定!皇长子虽已十三,可仍旧稚嫩,不足以担当东宫大任,但念及众卿为国本计,朕方才下旨如此,于诸子中,皇长子首先封王出阁,若过几年中宫仍然无出,自可再议东宫之事!”

    对于申时行的脾气,神宗是明白的,故而也不生气,反倒是面容恳切的说道,口气诚挚,仿佛说的话句句都是真心实意。

    “皇上此言差矣,皇长子正位东宫,此乃礼制!如今储位空悬,若谈封王之事,恐有不妥,尚请皇上三思!”

    说话的是文渊阁大学士赵志皋,虽然在内阁当中排名算不上靠前,但是却是朱常洛的坚定支持者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这根本就是胡闹,储位空悬,国本不宁,礼**废,方才是大事!

    “赵卿,如今皇长子虽已十三,可德行未修,如何能贸然将储贰重任交付他手?不若先封为郡王,待过几年再谈不迟!诸位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看着赵志皋坚定的神色,神宗微微有些头疼,眼前的这几位处理国政大事和他甚是合拍,但是偏偏在东宫之事上,一个个执拗的很,着实是让他无奈的很,神宗的口气微微有些不悦,却是将目光投向了剩下的两个阁臣身上。

    “何况若诸位以为他连郡王之责都无法担当,朕如何放心将东宫交付给他?”

    似是怕剩下的二人也出言反对,神宗又补了一句。

    说罢,目光殷切的望着底下的几位,期望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一番“苦心”!

    王锡爵和张位对视一眼,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,他们平时和皇帝接触的时间最长,所以自然是熟悉这位的脾气,既然中旨都已经下了,可见他的决心是有多么坚定。

    何况这个法子,虽然没有达到众臣的期望,但是好歹却是让皇长子先行一步,也算是皇帝退了一步,若是他们仍旧不识趣的话,真的引起君臣对立,对于整个朝局的影响也将是无比巨大的。

    交流了一下眼神,武英殿大学士王锡爵上前一步,有些犹豫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皇上此言并非没有道理,但是我朝皇子封王,皆是亲王,皇长子为诸子之长,无论如何,郡王之爵却是不大合适!”

    这句话一出,神宗顿时松了口气,只要有人肯接受就好。

    不过想起昨天自己和朱常洛的谈话,心中不免闪过一丝疑惑,只是掩饰的很好。

    “元辅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神宗心头的异样只是一闪而逝,便继续转头对着申时行问道。

    毕竟这四人当中,他的意见最为重要。

    “……可……”

    犹豫了片刻,申时行还是轻轻的点了点头,且不谈他并不想过多沾手国本之争,便是以现在的局面,申时行也不得不警惕起来了。

    为了东宫之事,皇帝和朝臣之间的关系已经太过紧绷,长此以往,必会对朝堂产生极大的动荡。

    他身为首辅,自然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出现,何况现在皇上已然有了退让之意,若是朝臣逼迫过甚,恐怕会适得其反,还是慢慢来的好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